冷眼看待双十一

逛了好几个博客,都提到双十一,正好我老妹是从事电商的,今天跟她聊了一下业绩,得到了一些消息,然后又看了一下有关新闻的评论,我对双十一也就有了一点看法。

阿里巴巴这次的双十一搞得不算特别成功,别人都以为马云在笑的时候,我个人觉得他其实应该是紧皱眉头的,且不论之前有如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之类联合抵制“天猫双11”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阿里巴巴这次线上大派红包,线下一级城市大打广告,广州地铁各站都有,而且在商业圈人流极旺的“公园前”地铁站,双11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甚至还有一个大大的电子倒计时牌在那数着日子。还有投资入股新浪微博,以求流量导入这大手笔,零零总总一并算了。如此大的投入换来的仅仅只是350亿的销售额,这相比去年190多亿增长还不到一倍,这显然不是满意的答卷。

要问如此大的成交量为何还不满意,回望一年下来阿里系的店铺增加了多少,与之对应的峰值销量却并未同步增加,即参与瓜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可蛋糕的体积却并未同步增大。最后每个人分到的就越来越少了。这表明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平台,天猫跟淘宝承载力没跟上。炮制的节日,制作的蛋糕一下子难养这么多人,能抢到多少凭各自本事,最宝贵的资源就是首页的广告位、直通车、促销专场页面等等,这都需要重金砸入才能玩转。而作为一个平台,店铺生存环境的恶化显然是马云要考虑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个特殊节日,天猫、淘宝的流量、转化率双双出现下降,网上已经有说了,我老妹那边调后台数据也证实了这点,以她所在的那家店铺为例,他们目标的销售额是五百万,但最后只做了一百五十万,比去年双十一虽然依旧有所增长,但跟目标差距太远了,当初定制目标的时候是依据历史数据严格算出这增长率,为此老板多招了一倍的人来应对高峰,但节日到来的时候实际情况让人却大跌眼镜。作为一个在各大平台都不大也不小的电商企业,这个例子应该具有代表性。想必很多商家投入了很多,都想冲双十一,但结果最后却是赔本吆喝,得到的数字是很光鲜,但私底下财务状况却让老板心疼不已。这本质上都是因为竞争者增多之后各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双十一还加剧了两极分化,明显例子就是小米天猫店那5.5亿销售额将第二名甩到了八条街以外,小米营造声势的能力是够厉害,尖端之上的人衣着光鲜,与之对应就是下面有不知多少万店铺因为抢不到流量而半死不活,我不知道马云对于自己营造的商业帝国出现两极分化这点怎么看,如果认为这不可避免,由此放任不管,那看看竞争对手会出什么策略平衡吧。

最后就是不促不销这大大的死结,类似的大型活动会加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你不打折我就不买。搞得人家都以为双十一是屌丝的节日,为此还搞出了不少虚假打折,这都是大伙惯用的招数,消费者最后也都会明白真相,成熟的人不再是见到就心动下单(这也是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个别玩真的就是拼家底雄厚,谁贴钱越多就越有人气。这长此以往,终究还是难以为继。

追本溯源,本来一年平均的销量被人硬生生挤出一个高峰,谁都不好受。双十一之前很多店铺销量就惨不忍睹,老板却偏偏要多招人应对促销,双十一之后又是一个淡季,养着一堆闲人没事干,不得已又裁员。这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而学营销都知道广告促销既有跟风的玩法,也有避嫌的玩法,跟风的太多,撞车效应就不可避免,生产效率就变低了,当很多商家叫苦不迭,而增长速度放缓的时候,马云也该想想别的招数吧。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

与其干等不如自己动手——换号码这点事

话说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两年以后还能打通说明这个人很可靠、时间越长越可靠、因为他不会欠别人钱、也不会有什么风流债。

——摘引

从大学首次用手机至今,我换了好几个号码,大多数人换号的原因是因为换了地方,我也不例外。在中国漫游计费的模式下,为节约不必要的通信成本,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自联通推出全国统一计费的3G套餐后,漫游的困扰就成为部分人的过去,那时我还天真的跟朋友说我不会再换号码啦。谁知三年后的今天我让当初那玩笑成了真的谎言。

这次换号的原因不是漫游,而是网络质量问题,就实际情况而言联通3G网络是好用又相对不贵。首先它在国内没有漫游,而且全球广泛通用的WCDMA网络上网速度也很快,速度是它最大的诱惑。初入3G时候,很多手机只支持联通的WCDMA网络式制,我就办了它的98元套餐。之后那段时间我就用得挺爽的,后面慢慢我就发现它的弊端,网络覆盖在城市还好,而郊区以及农村覆盖很差,起初我只当无所谓,毕竟随着时间推移,网络覆盖只会变好不会变差。再说我也不经常到所谓穷乡僻壤的地方,在城市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覆盖率不会有太大差别。

可三年多用下来,我发现联通的网络似乎没什么变化,以前在郊外游玩,联通信号不如移动,现在也依旧如此,至于偏远的地方差别更明显,例如我们家乡以前手机信号都不太好的,移动近年在我们家那边的几个村附近坡顶都弄了小型基站,手机信号瞬间满格了,而联通的依旧飘忽不定。前年开始移动将行政村的数据网从2.5G升级到2.75G,网络容量提高后逢年过节家里人再多,用移动的也都能保持互联网畅通,联通虽然也跟着升级,但因为基站数量少,信号飘忽的缘故,在家用它只能勉强接打电话发短信,互联网是上不去,手机QQ什么的也都玩不了。 虽然我过年在家不怎么上网,但城里人回到村里这种信息畅通的差别感受是很明显的,正如人所说的,中移动即便在3G时代被分到了不好的TD网上,市场受挫了,但它不会坐以待毙,它对基站建设的投入比电信联通都多,网络覆盖一直以来都是保持领先的。

农村差也就算了,毕竟我也不总在家呆,可城市某些人很多的地方联通的网络覆盖也很糟糕。地铁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地铁运行的时候打手机是件体验不佳的事情,可有时候真的免不了。记得一次我在地铁上跟个久未蒙面的朋友聊电话,那联通聊着聊着就没声音了,估计是信号中断,后来再打过去接着聊,没过几分钟又断开了。无奈之余我不得不考虑换用公司的手机拨过去,若非迫不得已我通常不会公话私打。电信的网络稳定性都比联通要好,电话接通之后就一直聊到了挂机都没断线过。

几次不佳的经历促成了我考虑换家运营商了。用户就是这样,当网络好的时候,我们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而网络体验不佳的时候,他会记着,一次、两次、三次差劲的体验会积累起来,我就开始觉得联通的整个手机网络都不好,什么移动互联网,坐着玩手机还行,真要动起来,接打电话都未必顺利,还移个屁动呀。

之前我还盼着携号转网,这样我就可以不换号转出去了。早些时候新闻就说开始试点运行这政策,可试行一年才扩了那么几个地方,而且还限单向转移,人家都说技术不是问题,差的只是政策,与其干等上面发文,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直接抛弃号码换个新的好了。三年的号码,抛弃要付出代价,联系朋友多,通知变挺麻烦。短信群发并非一劳永逸,以我的经验表明如今的短信的到达率并非想象中那样高。很多时候还会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掉,等人家打不通时候才会跑QQ来问你号码啥时候换了(话说QQ号比手机号更稳定,身边很多朋友换号码都是首选在QQ范围公布)。另外还有各种如支付宝、谷歌、腾讯等业务的二次验证资料,特别是银行那边更麻烦,得抽空去排队修改才行了。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暂无人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