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的灰色空间

最近网上有医生自爆回扣话题,把这笔灰色收入放到公众视线之下引得热议纷纷。正好昨晚跟朋友聊起这个医药推广的事,借此也可以说说看法。

首先,处方医生的回扣在行业不算秘密,不给的话,很多药没法推。而且回扣不止一层,通常有医药公司(不是药厂)、医院、处方医生。医药公司以销售代理这种角色在关键位置,拥有医院及医生的联系渠道。

我朋友他代理的是一款常见病的新型药,通过临床试验并获得上市许可,目前以处方药形式销售,即医生推荐开方才能买,他们实际推广时发现了以下问题。

药品定价比较尴尬,因为类似功效药物市面很成熟,患者或则医生都习惯于使用走量大且价格低廉的药,朋友他们这种新型药,目前定价也不高,由此给出的渠道(推广费)也不多,这使得医药公司、医院、医生都没有很多动力去推进开出使用。

他们新型药的核心优势,即不用口服,而是纳米药贴,贴在身上药效稳定持久。避免传统口服药带来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波峰低谷给身体带来的冲击。能更好控制慢性病的病情。

也就是说这个药品是具有创新性的,目前因为回扣与定价互相牵制,导致目前推广不顺,而销售费用在这其中起了微妙的作用。

站在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患者应该有选择权,可实际上由于专业领域的分工,处方权在医生手上,医生不可避免要根据患者钱袋开方。一旦牵扯到回扣、推广费之类的问题,医药的价格与疗效就不是简单成正比的关系。

有可能是,药效相同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渠道想吃更多),亦或相同价格之下,患者拿到了较次的药(渠道想要更高利润,给了成本与药效较低的药),还有可能是有性价比较高的药不推,而改推性价比较低的药,当大家都主推某款药之后,销量上来进一步压低成本,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中间商赚取了更高利益。

就以上这款药的实际情况来说,可能由于前期开发成本原因,目前只是比传统口服贵了一点,但疗效却是更好的。可因为前期走量不足,加上推广利益过低,医生没有开方动力,最终无法带给患者更好的选择。

这是国内制药厂商面临的问题,国外制药厂商要在国内推广药品,是不是也面临类似困境呢?答案当然也是,由于外商身份监管,或则是企业合规要求,国外制药厂商的医药代表一般不给医生回扣(回扣问题在国外制药厂商那是属于红线,不得踩),但他们会采取另外一种通道路径打开市场。即赞助学术交流会,至于赞助款最后怎么流向,那就不得而知了,依照多年惯例来说,国外药厂表面上更加合规、合法。

目前国家通过集中采购,将一些量大,常用的药品的价格从源头开始管控了。另外又断开了医院药品销售的价格加成,相当于表面上切断医院售药的利益。但这个目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禁不住医生开一些特殊药方,暗示让患者自己到外边买,加上专业领域一般人也只能听从,无法分辨。

那如何破这个局呢?

以我们社会主义优越体制,要破这个局其实是有方法的,把监管触角深更长更细一点。监管到每个医生给每个患者所开的每个方子。将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的记录盯得跟收税一样紧(目前国家对小微企业偷税漏税心知肚明,并且掌握很细的数据,只是基于保障就业没有全部强制征收)。一旦追踪体系搭建好,让一切药方有迹可循,很多医生就得顾及自己职业生涯,规规矩矩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处方。

可话说目前医药改革搞那么多年,没有将这监管快速推进,主要还是利益分配太过复杂,不好一下子切掉。

目前回扣问题监管也不是不知道,依我朋友他所了解,某个药厂给广州某家医院的药品销售费用,每个月高达几千万的流水。可能是金额太过显眼,后来被查,不单医院相关责任人被抓,就连药厂销售代表也被抓了,颇有一锅端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提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产、销、用三者利益要不要平衡,强调保障最广大患者的用药利益,把制药厂、医药公司跟处方医生的灰色空间挤得一滴不剩,是不是就好了?

觉得好可以点个赞!
(2个赞)
Loading...

《医药的灰色空间》有12个想法

  1. 医生拿回扣,这个事情真的是太普遍不过了!我同学哥哥就是做医疗器械的,暴利呀!当然,利不完全是他的,你懂的!

  2. 我瞎说两句,监管制度的落实最终还是靠人,而人真的会为了利益破坏任何制度,虽然有识之士可以出来补上制度的漏洞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但是另外一群人也会为了利益会不断的挖掘漏洞。也许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可以做到将监管延伸要药方的地步,但是谁又能保证“人”不会给人工智能里塞东西呢?

  3. 这篇文章中说的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老问题,随着带量采购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医药覆盖到器材,医药暴利将成为过去。我经历过很多行业的政府招投标,只要把规则改成最低价中都会消灭暴利,医药行业没有任何特殊性,只要管理者真的有决心挤出水分。

  4. 还是医疗体制的问题~医院和医生都背负盈利任务,也就习惯了伸手要钱~~毕竟已经是20-30年的历史问题了,观念是很难一下子靠制度约束就改变的,慢慢在改善,但估计还需要10-20年时间让人观念慢慢转变,这才是治本。

  5. 就市场的常规做法是,只要医生开的药,不管来源渠道是哪里,谁的药,都有可能会有回扣。
    医生的奖金来自于哪里?科室的效益。科室效益如何产生?卖药、卖检查。实际上,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理解为“医生吃回扣”,而是医院的奖惩制度就是这么定的。问题在上,而不在下。

    1. 以前就讲过医药分离……但或许,药品监管难度,以及医保报销制度所限,一直都做不到……我一直都认为医疗不该市场化的,但跟发达国家学习,似乎太难了

夏目贵志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