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很多事可以吐糟,这次轮到财务!
众所周知,金融企业的监管比一般企业更严格,财务作为把关者,不近情面倒是可以理解,一般领导遇到财务,也只能说要遵守而不是试图干预。
只是,监管者站得太高了,早已化羽成仙。一些情况面前,颇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就出现了好几次让我哭笑不得的情况。
拿最近一次报销为例,我提交了一整套材料,从通知、流程、总结、现场照片、费用清单、签报申请、发票、支付记录截图等。
然后,这笔报销被退回来了,理由是,那个支付记录截图上,收款单位以及类别,与发票信息不符……
当然,财务说的永远是对的,确实不应该出现如此差异,我想说的是,我提供的是真实的支付截图,而且商户名字不是我能控制的,总不能每次选商家的时候,要先确认收款名字跟发票名称吧。
我知道很多商户因为各种原因,发票名称跟线上收款的名称不一致,但财务不给你通融,为了报销,我只能祭出PS,重新处理这个支付截图,这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的事,我做了个百分百一致,完美的支付截图给了过去。发送之前,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词,逼良为娼……
更狗血的是,后边同事笑着告诉我,可能我被财务坑了。交的资料中,小票有个二维码,财务不知道为何好奇去扫了一下,发现,我第一次提交的那个支付截图是真实的,然后我竟然又交了一张PS的假的上去……
我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呵,呵呵……那又如何?那帮高高在上的财务神仙们又不是第一次见识假货,只是他们更喜欢这样弄虚造假而已。
高校财务报销更变态,要公务卡pos单、发票一致,出差要往返车(机)票和目的地住宿发票形成闭环,假如你去一个地方出差,恰好有朋友在给你安排了住宿,那完了,你不退掉自己订的话,其他所有费用都报不掉。
高校报销这种闭环真的让人恶心,丢了单程车票直接全程没有报销
好在现在很多发票都电子化了,丢的概率也不高了吧
这个可以理解,所以有些是内耗造成的浪费。如果高校有钱就无所谓啦。
这是故意刁难呀,税务局不会核查收付款帐号与发票上的信息的。发票上必须是公司名,但是收付款帐号上可以不是,商家可以写自己的简称,商标名等,都是合法的。
还是懂基层的人理解基层,我们公司财务太仙了。不知道市场变成什么样了
至少PS之后没有为难你~怎么说呢,我觉得财务有财务的流程吧,毕竟他们对应的是整个国税系统。毕竟现在支付手段比较多,财务系统跟上时代也需要不断改进中。反正我是能理解,当然也会心里吐槽。
理解归理解,吐槽归吐槽!照吐不误,哈哈
因为,这年头,笑贫不笑娼。
所以,人还是有点文化比较好!这年头多提倡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还是对的
我认为这和文化没有必然关系。其一,这种心理现象并不限于文化人与文盲间。笑贫不笑娼的人中。有受过高教育的人,也有受教育经历不多的群体。其二,我认为大多口号无非是高阶级人群为便于管理编写出的欺骗人的童话。笑贫不笑娼,并不是有没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问题。有些人天天喊着道德仁义,站在制高点扣着公理正义高帽子,没准却是个热衷剥削,倡导996恨不得压榨汁儿都不剩,全心全意为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他甚至还可以给你整出口号,整出理论去心安理得接受他的压迫。这类人不见得口号很明亮,心底里照样有笑贫不笑娼的潜意识。何以言之?试想下如今的“各色鄙视链”就明白了。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指导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离开物质谈运动”,因为那最终只会导致唯心主义。笑贫不笑娼的根本问题在于贫富差距非常大的现象依旧存在。不公平的社会竞争依旧明显。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谈到还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改善贫富差距的对策目前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机会平等,增加就业等等。说谈什么价值观,让人从心底里根本上改变偏见,解决“鄙视链”问题是不可能的。
的确,这跟文化没啥关系。提醒,虽然阶级是客观存在的,要警惕阶级对立思想!这是很危险的
财务这也是“求真务实”,假作真时真亦假
让人真假分不清的财务,才是最高水平呀
PS这招我也用过。。。
会用也是厉害了。很多同事还不懂PS呢
为什么要有截图?直接说付的现金不行吗?我的意思是反正是个人垫付的吧。
问了,那边答复是大金额不允许现金,要么扫码,要么刷卡……
此时此刻,报差旅费的姜辰默默路过。
我们连票都不好找。蛋疼中。
为啥不好找票?你们很多铁路不打票?
开车,怎么搞票啊~
故意恶心人,就是恶心呀。这种情况在职场真没啥办法
金融企业,必须服从财务合规的要求。财务独立直属总公司
这明显是财务业务不熟啊。发票可以验真,你PS后反而变伪造发票了。
那不是发票,发票我可没办法伪造,那个是手机支付的截图